問題 |
原因 |
對策 |
鎳與銅鍍層密著不良 |
1)綠油殘渣附著于銅面 |
a)加強前處理制程與清潔劑b)磨刷或Pumice處理 |
2)顯像后水洗不良 |
c)加強前處理制程與清潔劑d)磨刷或Pumice處理 |
|
3)綠油溶于鍍液 |
a)更新鍍液b)確認綠油特性,硬化條件前處理流程) |
|
4)銅表面氧化未完全去除 |
a)加強前處理流程(磨刷,清潔劑微蝕等) |
|
5)微蝕或活化后水洗時間過長 |
a)縮短水洗時間b)增加水洗槽進水量 |
|
6)銅面針孔 |
a)改善鍍銅,蝕刻等制程 |
|
7)金屬/有機雜質混入Ni鍍液中 |
a)更新鍍液b)確認雜質來源 |
|
析出速度太慢 |
1)Ni槽溫度太低 |
a)用氨水調整pH值b)檢查及調整控制器/補充裝置 |
2)Ni鍍液pH值太低 |
a)確認污染源b)更新鍍液 |
|
3)Ni槽補充異常 |
a)手動分析Ni/pH并用調整分析控制器/補充裝置 |
|
4)Ni槽金屬雜質污染 |
a)確認污染源b)更新鍍液 |
|
5)Ni槽有機雜質污染 |
a)更新鍍液b)確認污染源 |
|
6)綠油入Ni鍍液中 |
a)更新鍍液b) 確認綠油作業條件 |
|
析出保護 裝置的電 流太高 |
1)浴溫太高 |
a)調整至正常溫度 |
2)pH值太高 |
a)調整pH值b)檢查及調整控制器/補充裝置 |
|
3)局部過熱 |
a)加強攪拌b)使用熱交換器時,降低蒸氣壓 |
|
4)槽壁鈍化不良 |
a)使用硝酸鈍化b)增加硝酸濃度或增加鈍化時間 |
|
5)活化液帶入 |
a)使用硝酸浸漬b)確認活化后水洗槽進水量 |
|
6)補充液流量太大 |
a)檢查及調整控制器 |
|
7)安定劑太低 |
a)添加C劑后調整pH值b)檢查補充裝置 |
|
8)掛架上的碎片掉入Ni槽 |
a)加強過濾b)交掛架上的鎳剝除 |
|
9)析出保護裝置 |
a)檢查線路及調整整流器 |